北京水资源税信息共享平台下月上线,从此不必俩头跑
由北京税务部门和水务部门联手打造的北京水资源税信息共享平台将于下月正式上线。昨天,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市水务局联合对外发布了这一消息,这意味着未来纳税人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办理基于水资源税的两个部门的业务。
据北京市税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水资源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旨在方便纳税人“少走马路,多用网路”,不断优化首都营商环境。这也是北京市税务局和北京市水务局突破部门业务界限,在确保平台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两部门的不同业务操作在同一系统运行,让纳税人“只跑一次网路”即可办理两部门业务。即在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客户端中加入涉及水务业务的“月水量填报”及“水量核定信息查询”功能,使得纳税人通过纳税申报系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填报水量,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后台对税务部门传递的水量数据进行核定,并将核定结果反馈到纳税人申报客户端,纳税人可以查询水行政管理部门核定的水量结果。通过两部门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达到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事”的目的,为纳税人提供了更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体验。据悉,此平台系统建设模式在全国各水资源税试点省市中属于首创,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中的典型“北京创造”。据悉,北京市税务局和北京市水务局下一步还将继续优化该平台的系统功能,以更方便广大水资源税纳税人办理相关业务。
北京税务、水务两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建立了有效的协作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目前已就全市10000多条取水许可证信息和4000多条水资源税源登记信息进行了数据共享传递,同时加快推进双方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建设。
由于水资源税的征收管理更加严格规范,地下水税额标准高于自来水税额标准,倒逼企业转变用水方式,改进取用水设备,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逐渐减少取用地下水水量转而使用城镇公共管网供水。据统计,仅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就有100多家自备井单位转为使用城镇公共管网供水。同时,一些特种行业用水单位也开始考虑转换取水方式,特种行业使用地下水数量有明显减少。例如部分高尔夫球场在“费改税”后,更多利用再生水,大幅减少地下水用量。另外,水资源“费改税”后,税收执法的规范性凸显。企业缴纳水资源税意识增强,主动申报缴纳水资源税企业增多,许多原来欠缴水资源费的企业逐步转变思想,积极补缴拖欠费额。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市4000多户水资源税纳税人共缴纳税款15.58亿元。(记者 张钦)